Search

【故園家書】為何懷念 屋邨樓梯叫賣衣裳竹的時代?
全文閱讀:
  • Share this:

【故園家書】為何懷念 屋邨樓梯叫賣衣裳竹的時代?
全文閱讀:https://www.patreon.com/posts/56079923

回憶三、四十年前仍是「無王管」的公共屋邨社區,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,或許是那種「亂中有序」的美、「亂中有情」的溫暖。

當中,在舊邨成長的一代應都知道,那年頭管理比較寬鬆,居民在屋邨範圍內做些無牌小生意、賺點生活費是常見的。樓梯叫賣便是其中一景:

衣裳竹,好靚嘅衣裳竹
磨鉸剪鏟刀,磨鉸剪鏟刀
喂,白糖糕,西米糕,好靚嘅白糖糕,西米糕
裹蒸粽,裹蒸粽
番薯糖水喂,番薯糖水

…………

今天回頭看,這種「無王管」其實是社會多元的一種表現。當年生活艱苦、工廠倒閉不時發生,但只要人們願意辛苦一點、揮點汗水,總能夠在社區空間做一點小本經營維持生計。

…………

相比今天,如果我們失去了僱主的聘用合約,創業卻又要承擔天價鋪租、屋邨商場也變了大財團連鎖店的天下,日子可以怎麼過?這一代人的出路,是否又比舊日變得狹窄?

當然,屋邨叫賣其實也衍生另一些問題,例如黑社會收陀地、對真金白銀在屋邨租鋪經營的商戶不公平等。因此,後來當局取締屋邨叫賣,實在也無可厚非、甚至自有情理。

關鍵是施政者如何關了一扇門、再開一扇門,不讓社會流動的機會減少?


Tags:

About author
舊香港,一直在消失,時刻在蛻變,變得讓我們感到陌生。 我們甚至因陌生而憂慮、恐懼。因為變化的可能不僅僅是外貌,而是使舊香港美麗的價值觀。 懷緬過去,不是唯美的觀賞,而是要儆醒我們:時刻堅守優良價值,保守舊香港的真善美。
回顧香港歷史,鑑昔知今
View all posts